你的位置:股票按月配资申请_全国股票配资网_炒股票配资最新技巧 > 炒股票配资最新技巧 > 炒股配资若微脉医疗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成功IPO

炒股配资若微脉医疗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成功IPO

发布日期:2025-11-11 23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34

炒股配资若微脉医疗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成功IPO

人工智能+这股风最终吹到了医疗领域。在AI 的宏大叙事中炒股配资,近两年AI+医疗正在成为驱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引擎。

从智能分诊让就医之路畅行无阻,到电子病历分析挖掘数据宝藏,再到全病程管理风险预警防患未然,AI正全方位重塑医疗服务,提升效率与品质。

这股热潮也反映到了资本市场中,多家AI+医疗公司IPO,其中,“AI + 全病程管理”微脉医疗近期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。

但观察资料发现,“对赌协议”格外刺眼,这也如悬顶之剑,让此次IPO紧迫性陡增。那么,IPO前路是坦途还是险滩?而在这场对赌博弈中,微脉能否笑到最后?

PART 01

对赌协议高悬 / 高负债下的生死存亡之战

01

翻开天眼查可以看到,微脉医疗投资方包括百度资本、信银投资和源码资本等较为耳熟能详的公司。

融资向来是一把双刃剑,一方面通过机构注资,企业有了资本助力其拓展业务,另一方面,有些投资机构会存在附加条件,甚至有些条件较为苛刻,令企业最终“带着枷锁跳舞”,比如微脉医疗附带赎回权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,根据协议,若微脉医疗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成功IPO,或IPO失败,前期投资者有权要求公司赎回其持有的股份。

只是这笔潜在的金额到底有多庞大?招股书显示,截至2024年末,由这些优先股形成的“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”达19.84亿元。

与高昂的赎回成本相对比的是,微脉医疗的现金储备却捉襟见肘。截至2024年底,公司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3614万元。更糟糕的是,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,2024年仍净流出3950万元。这也很明显,微脉医疗没有能力偿还对赌协议,赴港上市也成为微脉医疗救命稻草,而且只能成功,不能失败。

至此,这把对赌协议的达摩之剑也令市场看到的并非一个亟待“跑马圈地”的医疗科技独角兽,而是一个面临生死存亡的“孤勇者”。

PART 02

IPO叙事故事无力 / 可持续能力遭拷问

02

尽管公司极力讲述“医疗+AI”的前沿故事,但急剧萎缩的研发投入与仅有0.71%的市场占有率,让这个故事显得格外苍白无力。

从IPO想法开始,微脉医疗将“AI”作为其IPO故事的核心叙事,试图以庞大的AI+医疗市场最终取得投资者青睐。公司在招股书中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CareAI平台以及国内首个健康管理大语言模型CareGPT,多种AI技术加持,尽力让自己看起来成为AI推动的高科技公司,增加IPO通过的砝码。

然而,微脉虽在 AI 领域有一定积累,但技术商业化落地仍需时间。例如,AI 辅助诊断需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,且医生对 AI 的接受度参差不齐等。此外,技术投入与短期盈利目标存在矛盾,微脉仍需在提升效率与控制成本间找到平衡点。

况且,三年亏损7.5亿的财务现实也触目惊心。招股书显示,2022年度、2023年度以及2024年度,微脉实现收入分别约为5.12亿元、6.28亿元、6.53亿元人民币;同期年度亏损分别约为4.14亿元、1.50亿元、1.93亿元人民币,三年时间亏损超过7.5亿,这也意味着,成立至今,微脉尚未实现盈利,让故事讲起来如空中楼阁,毫无根基。

最具有讽刺意味的,当所有科技公司都在重金押注大模型研发时,微脉医疗却反其道而行之,大力削减研发费用,数额几近“腰斩”。招股书显示,微脉医疗的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8066万元(占收入比15.8%)骤降至2024年的2981万元(占收入比4.6%)。这种大幅削减研发投入的做法,与其宣称的“AI核心驱动”定位形成了巨大反差。

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,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保持技术领先和竞争力的关键。微脉医疗的研发投入下降,无疑会削弱其在AI医疗领域的创新能力,让人也不得不怀疑其AI故事的真实含金量。

PART 03

华泰证券表示,后续行业持续复苏的关键在于优质内容供给,其恢复程度对全国电影票房将有较大影响。影视IP板块行业提质减量持续深化。

重度依赖医院模式 / 生态构建反成枷锁

03

巨大的亏损以及羸弱的AI技术,自然也引发了公众对公司的商业模式的探究甚至质疑。

微脉的商业模式,本质是一场与公立医疗体系的深度绑定游戏。即通过与一百多家三甲医院共建全病程管理中心、联动4700家机构形成“院内+院外”闭环,企业成功将自己嵌入中国医疗体系的核心链条。分业务来看,微脉的收入主要来自经纪及保险服务、病情与病例管理、药品及医疗产品销售及其他产品。

2024年,病情与病例管理收入达4.70亿元,占比72.02%,药品及医疗产品销售收入为1.26亿元,占比19.36%;经纪及保险收入为0.56亿元,占比8.62%,由此可见,微脉的营收重头戏来自于公立医院。

然而,这种“背靠大树”的策略,却暗藏双重隐忧:一是议价权失衡:公立医院的合作意愿、政策导向,甚至单个科室负责人的更迭,都可能成为影响微脉业务稳定性的“黑天鹅”;另外,价值捕获困境:尽管覆盖品种多样,但微脉的角色更像是一个“技术外包商”——为医院提供效率工具,却难以直接触达患者付费决策链,导致商业价值被严重稀释。

PART 04

用户习惯难转变 / 付费意愿破冰之路漫漫

04

用户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受众,他们的付费意愿和选择倾向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。但在大众的认知里,大型医院,尤其是三甲医院,代表着权威、专业和可靠。多年的品牌积累和口碑传播,让患者对三甲医院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信任。

相比之下,微脉医疗虽然努力打造自身品牌,但在用户心中,其信任度远远无法与三甲医院相抗衡。用户习惯了在生病时直接前往三甲医院挂号就诊,对于微脉医疗所提供的线上问诊、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,付费意愿极低。

另外,相比较公里医院,隐私泄露问题更是让用户对微脉医疗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担忧,在信息时代,用户的个人健康信息极为敏感,一旦泄露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。

这种现状需要投入很大资源进行市场推广和用户教育,但意识改变不是一蹴而就,而且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,这与当前微脉医疗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相冲突,所以,短期内,这种现状难以改观。

而这种用户付费意愿的低下,使得微脉医疗的商业模式难以形成有效的闭环,收入增长乏力,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。用户付费意愿的低迷,也进一步加剧了其可持续性焦虑。

PART 05

深陷信任危机 / 负面消息侵蚀品牌根基

05

雪上加霜的是,微脉医疗的品牌信任度还在被持续发酵的负面消息侵蚀。在黑猫投诉等知名消费投诉平台上,关于微脉医疗的投诉屡见不鲜。投诉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,主题多为霸王条款、服务态度差、技术差等等。

而退款困难也是用户投诉的热点问题之一炒股配资,一些用户在购买服务后,因各种原因想要退款,却遭遇了微脉医疗的百般推诿,退款流程繁琐且漫长。



Powered by 股票按月配资申请_全国股票配资网_炒股票配资最新技巧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2 365建站器 版权所有